欢迎光临!
广告载入中…
网站首页 >> 资讯 >> 综合资讯 >> 文章内容

二十四节气的来历

[日期:2016-05-27]   来源:转载  作者:网络资料   阅读:219[字体: ]

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。远在春秋时代,就定出仲春、仲夏、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。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,到秦汉年间,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。公元前104年,由邓平等制定的《太初历》,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,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。

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,是中国古代发明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历法。它以地球围绕太阳公转的一个周期作为一个轮回,基本概括了一年中不同时节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不同,寒来暑往的准确时间,降雨降雪等自然现象发生的规律,以及记载了大自然中一些物候现象的时刻。因此二十四节气是一部反映太阳对地球产生影响的太阳历。它被列入农历中,成为农历这一古老的阴阳合历的一个重要部分。

为了便于记忆,人们编出了二十四节气歌诀:

二十四节气歌

春雨惊春清谷天, 夏满芒夏暑相连,

秋处露秋寒霜降, 冬雪雪冬小大寒。

每月两节不变更, 最多相差一两天,

上半年来六廿一, 下半年是八廿三。

现代人根据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,准确地确定了二十四节气的具体时间:

将一回归年的长度等分成24份,从冬至开始,等间隔地依次相同安排各个中气和节气。这种方法叫做平气。由于太阳周年视运动不均匀,按太阳黄道每移行15°的节气是非等间距的,此法称为定气。定气使用于历法计算中。因为两个节气的时间长于一个朔望月(见月)的时间,所以可能出现一个月内只有一个节气或一个中气的情况。从西汉的太初历起,规定遇到没有中气的月份定为上月的闰月。这种置闰原则沿用至今。

二十四节气太阳黄道位置图

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反应了季节、气侯现象、气侯变化三种。

1.反映四季变化的节气有:立春、春分、立夏、夏至、立秋、秋分、立冬、冬至这 八个节气,又称八位;其中立春、立夏、立秋、立冬叫做“四立”,表示四季开始的意思。

2.反应气侯现象的是惊蛰、清明、小满、芒种;

3.反应气侯变化的有雨水、谷雨、小暑、大暑、处暑、白露、寒露、霜降、小雪、大雪、小寒、大寒。